
本文转自:安徽商报
碧水遇见青山,当航道串联风景,黄山市正以水为墨,在皖南大地上书写着交旅融合的动人篇章。近年来,黄山市在“大黄山”战略指引下,着力打造风景优美的水上画廊,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旅体验。黄山市交通部门立足文旅资源禀赋,探索推动“交通线”变身“风景线”。
当“国字头”项目落地新安江,一条连接皖浙的黄金水道被重新定义。2022年至2024年,借交通运输部打造精品航线的东风,黄山市以“新安江—千岛湖皖浙省际航线”为画布,从船舶升级到航道维护,从码头改造到品牌塑造,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精准:4艘船舶完成舱室改造,6艘游船实现系统升级,18艘试点船舶焕新容貌;75公里航道标识如繁星点缀,3座码头披上彩绘新装。这场历时两年的匠心打造,不仅通过了省级验收,更让“新安山水行,特色文化游”的品牌走向长三角,试点航线入选长三角交通领域2024年度标志性合作成果、安徽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、安徽省交旅融合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,成为区域合作的亮眼名片。
月潭湖畔,一座综合旅游港区的崛起,见证着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坚持。从2018年破土动工,到2023年竣工验收,再到2025年金秋开园,这片10平方公里的水域终于绽放。1座综合码头、8处停靠点如珍珠散落,21公里航道串联湖光山色,设计年客运吞吐量90万人次,为交旅融合埋下伏笔。港区开园不仅是基础设施的落成,更是一个区域旅游新格局的开启——从此,月潭湖的山水有了迎接八方来客的现代门户。
今年1-9月,黄山市累计完成水路客运量80.12万人,占全省水路客运量49.6%,居全省第一位。从新安江的航道升级、月潭湖的港区启航,到太平湖的体验拓展——黄山市的每一条水路都在诉说着交旅融合的生动故事。
通讯员 汪晅 黄迎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郜征
旗开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